教师教育培训

农村教师实施新课改的困难和策略

时间:2009年04月11日 10:49  来自:  点击:

 

崔立华1 ,刘广珍2

 

(1.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2 ;2. 滨州沾化泊头中学,  山东 滨州 256809)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在为教师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特别是在硬件和软件都相对薄弱的农村,教师们更是遭遇到巨大的挑战。新课改的先进理念对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起到了强烈的冲击,要求他们不得不改变自身行为,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职后培训,努力走教师专业化之路。

 

关键词:新课改;困难;教师专业化;职后培训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2816(2007) 01 0064 0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特别是教师自身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得人们不得不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着探讨和反思。人们意识到了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才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才是教育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广大的一线教师只有反思自身的教育理念,转变自身角色意识,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而这些先进教学思想和理念的落实和实施,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教师身上,出现的问题尤为突出,给他们带来了更为明显的冲击和困难,在此我们将分析这些存在的困惑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困难

 

1、观念上存在困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建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1] 这种状况是我国以前农村教育的典型写照,这种观念甚至延续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广大的农民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就是想让他们跳出农门,摆脱做农民的命运,成为城市人。而广大的农村教师也多是出自农村,他们本身的思想也还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的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尚未转变,广大农村学生面对的还是一纸试卷定命运。虽然广大农村教师也认为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提高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等”[2] ,具有重大意义。也知道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以升学为取向的狭窄教育定位,关注“全人”的发展。但我国的实际状况就是在城市生活要比农村好的多的多,广大农民的孩子要想走出农村,就只有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考上好的大学,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任何改革的最初都会面临风险,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因此面对严酷的中考和高考,面对家长的殷殷期盼,广大农村教师真是觉得不知道该以人为本还是该以成绩为本。

 

2、农村教师教学负担的沉重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其教学负担最苦最重,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工作的逐步完成,以及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农村教育的规模呈现急剧扩张趋势,而农村教师的数量则出现了下降趋势。并且因为农村教师待遇远远要低于城市教师,大量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不愿意去农村教学,使得农村教师数量短缺。“以青海省为例,2000 2003 ,青海省农村普通初中的在校生数量由8. 62 万人增至9. 77 万人,增幅达到13. 2 % ,专任教师的数量则由5523 人增加为5746,增幅为5. 7 %”。[3 ] 也就是说教师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数量,这样使得农村教师负担学生数量远远超出我国初等教育师生比的125。且因为农村教师的短缺,有些教师要跨学科教学,任教两门以上学科,平均每天四节课以上,导致了农村教师的教学负担严重超量。使得他们只顾埋头教学,无暇钻研教材、无暇学习新课改的先进教育理念,更不要说再花费精力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3、教育经费不足,课程资源缺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经费的短缺是我国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而课程改革的进行离不开空间场地、设施、设备材料等物质条件的保证。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许多农村学校连普通的投影仪、录音机等简单设备都不具备,更不要说什么多媒体教学设备。而新课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要求迅速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形成健康向上信息伦理。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这在连一台像样的计算机也拿不出的农村学校,无疑于天方夜谭。而且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培训机会的很少,农村教师工资的微薄,他们自己无力购买计算机,也就谈不上什么学习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这种硬件设备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质量。

 

4、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足

 

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首先把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到了首位,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能力、反思实践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并且要求改变填鸭式教学、机械学习的现状,建构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这对于习惯了“讲授- 接受式”教学模式的农村教师可以说是最大的挑战。而我国由于种各原因存在导致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较为低下。

 

(1) 大量代课教师的存在

 

尽管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代课教师问题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整顿,但在我国农村地区还是存在大量代课教师,特别是在西部和中部地区。“按照2004 年统计数据,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的比例, 超过20 %的有广西(29. 3 %) 、西藏(24. 2 %) ;超过10 %的有甘肃(16. 8 %) 、陕西(13. 9 %) 、贵州(15. 2 %) 、云南(12. 2 %) 、山西(11. 6 %) 、湖北(11. 6 %) 、重庆(10. 6 %) 。农村普通中学代课教师比例,超过5 %有山西(6. 7 %) 、广西(5. 9 %) 、贵州(5 %) 。”[4 ] 另外有学者透露我过西部12 省、市、自治区现仍有代课教师50. 6 万人,占西部农村教师的20 %[5 ] 我们不能说这些代课老师不合格,但他们毕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新课改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他们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本身的接受都还尚有一定的困难,更不要说让他们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且由于代课教师工资待遇低下,平均只有200 元左右,已经影响到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更是不利于新课改的进行。

 

(2) 学历职称的偏低

 

这几年来我国农村学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已有明显提高,大多数老师通过自考或函授及三沟通的学习取得从事本层次教学的合格学历。但就专任教师学历构成情况,还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2004 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见表1、表2、表3)从表1 中可以看出高中学历的农村小学老师比全国要高8. 09 个百分点,具备专科学历的农村小学教师比例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 16 个百分点,本科学历的农村小学老师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 44 个百分点,本科学历的农村初中教师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 03 个百分点。而且其中有些教师的学历多是以自考或函授方式取得,只是为了取得高学历来进行职称评定,有些所学专业和任教学科根本没有多大关系,像教物理老师学中文。到底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学得多少对于自己教学有用的知识,还是一个令人怀疑的问题。这种学历上农村教师水平的偏低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对于新课改先进理论的接受,也就必然会影响到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推行。

 

1 2004 年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构成分布情况( %)

 

合计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阶段高中阶段以下

 

小学:

 

农村100 0. 01 2. 14 38. 00 57. 64 2. 22

 

全国100 0. 02 4. 58 44. 16 49. 55 1. 69

 

普通初中:

 

农村100 0. 06 18. 94 72. 31 8. 50 0. 19

 

全国100 0. 16 28. 97 64. 66 6. 08 0. 14

 

2 2004 年小学专任教师职称构成分布情况( %)

 

合计中学高级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未评职称

 

城市100 0. 69 46. 44 38. 57 7. 07 0. 50 6. 72

 

县镇100 0. 41 43. 33 42. 50 8. 49 0. 47 4. 79

 

农村100 0. 21 35. 73 45. 34 12. 11 0. 60 6. 02

 

3 2004 年普通中学专任教师职称构成分布情况( %)

 

合计中学高级中学一级中学二级中学三级未评职称

 

普通初中:

 

城市100 13. 71 42. 15 33. 01 3. 80 7. 33

 

县镇100 4. 82 35. 68 42. 86 8. 39 8. 25

 

农村100 2. 79 30. 04 44. 86 12. 25 10. 05

 

普通高中:

 

城市100 25. 61 35. 02 28. 26 1. 05 10. 06

 

县镇100 15. 08 34. 58 34. 29 3. 69 12. 36

 

农村100 10. 22 31. 28 38. 84 6. 17 13. 48

 

从表2 3 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专业教师的职称构成重心明显低于城市和县镇水平。具备小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农村要低于城市10. 71 个百分点;具备中学一级职称的初中老师低于城市12. 11 个百分点,中学高级职称的农村初中教师低于城市10. 92 个百分点;具备中学高级职称的高中教师农村要低于城市15. 39 个百分点。特别是具备高级职称的农村教师,无论是小学还是初高中都明显低于城市教师,而我们中国的职称评定制度是中小学的三级二级职称自然过渡,但是一级和高级 却是要 老师的教龄和教学成绩还要取得一定的教育科研成果才能评定。由此也反映出农村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水平明显也是低于城市教师,这种专业化水平的不足,也会影响到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实施。

 

总体来看学历职称的偏低,必然会影响到农村教师的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影响到他们对于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吸收和学习,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足势必影响到他们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3) 培训工作的不到位

 

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素质。通过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必由之路。我国实施新课改的原则也是“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但这种培训工作在农村的实施,却不能很是到位。像我今年在给云南师范大学2004 级教育学函授生上课时候,问到他们有多少人接受过新课改的培训,36 人中只有16 位县城的老师接__受过培训,其余那20 人都是农村教师。究其原因,一是教育经费的短缺,二是教师教学负担的沉重,使得学校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把教师送出去参加培训。这就使得农村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总好比雾里看花、朦朦胧胧不能看清,也就谈不上怎样推行。

 

二、应对策略

 

() 加大教育投资,改善农村教育状况

 

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实施遭遇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投入的不足,导致农村教师缺乏,教学负担沉重,及课程资源的缺乏。因此建立完善的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是保证新课改实施的关键。

 

1、把农村教师的工资发放收归县级以上部门,实行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同工同酬。对于特别贫困地区,由中央财政负担超出当地政府支付能力的部分,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像贵州、云南、甘肃等省份,最好由中央财政负责全部教师工资,适当收取地方政府的教育税额。同时“国家设立在贫困地区教学教师的优惠政策,像在农村教学三年以上并取得优异教学成绩的,考研究生和国家公务员时予以加分,以此吸引广大优秀教师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增强农村教师教学质量和解决广大教师不愿去农村教学导致的农村教师缺乏问题。”[6 ] 农村教师数量的缺乏,是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06 10 月份我们去云南省蒙自县搞学校评估时候,老寨中学有663 名学生,按国家规定应该有27 名教师编制,可是他们的实有编制教师只有17 ,校长自己一周都有14 节课,基本是一个人做着两个人的事情。而且马上要中考了,他们连化学老师也没有。因此通过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解决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教师数量的紧缺,是最为迫切的问题。

 

2、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村教学,尽量吸引一些基金会的投资,像个人或企业投资贫困地区学校,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农村教育等。通过他们投资解决政府资金不足问题,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同时政府部门尽量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投入,为学校购买各种必要的先进教学设施,并保证专款专用。云南蒙自县城的领导部门就做的特别好,他们吸引了台湾的一些商人在偏远乡镇投资建立了3 所希望小学。

 

3、针对课程资源不足,可以在相邻的几个学校集中建立多媒体教学教室,满足广大师生对先进教学资源的需求,实行资源共享。同时鼓励农村教师利用农村实际环境,加强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尽力提升课程在农村的适用性。

 

()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普遍低下,对此必须加强他们的职后教育,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教育部门利用节假日统一组织培训。因为平时时间教师大多上课,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教师紧缺,他们平时更是没有时间接受培训,因此所有培训应尽量安排在假期进行。培训目标要重视农村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态度和情感培养,内容应重视各种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理念上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建立唯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

 

2、加强专业引领。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建立高等师范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与农村学校的结对帮扶活动。加大培训力度:可以把教育专家请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或现场教学指导,解答农村教师心中的疑惑,为农村教师提供实际有效的教育资源。也可以给农村教师提供来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习深造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3、培训内容要直面教育实践性。[7] 首先,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和教材编写者,解答一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培训时,教材编写者和对教材理解比较到位的教师一方面介绍教材的编写思想、体系、重点难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梳理,让教师们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另一方面,对教师在使用教材中产生的疑惑,遇到的“拦路虎”进行重点剖析, 让教师们拨开迷雾见青天。其次,教师培训宜安排多种多样的教学观摩活动。如:让骨干教师上公开课,展示自己在课堂组织方面的经验和技巧,供受训教师学习和借鉴;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开展说课活动,结合具体案例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再创造,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拓宽受训教师的思路;选取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优秀、经典教案,请专家点评,并结合实际教学过程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受训教师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观摩活动对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巨大的,深受教师欢迎,在以后的教师培训中应该不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

 

4、建立教师城乡交流制度。总体上来说我国教师总量并不缺少,只是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而且由于农村教学条件差,信息交流不发达,教师往往处于封闭状态,因此应积极鼓励优秀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让他们起到教学示范和兼职培训作用。也组织农村中学教师到新课程改革教学进行成功的学校任教,学习他们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并且一定要建立起这种学校之间的定期交流制度。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要靠广大的一线教学老师的拥护与支持。华东师大的 钟启泉 教授曾说:“课程即教师,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与教师。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8 ] 因此让广大农村教师真正的对课程改革能够理解和推行,才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功的重中之重。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是课程改革的成功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  陶行知. 中国教育改造[M] .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1.

 

[2 ]  钟启泉,崔允氵郭,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 [4 ]  史静寰,延建林. 聚焦农村中小学教师,关注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 ] . 中小学教育. 2006. 4.

 

[5 ]  傅剑锋. 代课教师艰辛执著震动人心[N] . 南方周末, 2 005 -11 - 03 .

 

[6 ]  朱永新,何小忠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M] .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7 ]  方旭. 教师培训要直面教育实践1 中国教师报[N] . 2 006 - 2- 15 .

 

[8 ]  钟启泉主编.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 [J ]全球教育展望. 2004(1) .

上一条:教师培训中实践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

关闭